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文案 > 励志电影 > 观看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观看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2W 次

血战钢锯岭只是冲绳战役中较为残酷的战斗之一,冲绳战役囊括了好几个环节的血腥战斗。以下是关于观看血战钢锯岭观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观看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观看血战钢锯岭观后感一

原本认为会是很普通的电影,甚至同有些网友一样,觉得会很low。直到台湾上映前夕,才从网上的一些评价得知这部电影可不简单。

和一堆人游玩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他们不会浪费一个在任何购物天堂畅游的机会。我实在疲于闲逛后,决定独自去看欣赏部电影。

带着极大的期待值走进了影片。前半段走得是抒情路线,大量的感情伏笔为影片后半段的奠定了基础。女主虽漂亮但演技太差。男主父亲的教科书式的演技掩盖了他儿媳的缺陷,特别是得知男主的兄弟参军后的无奈与失望。那段戏里,父亲先是红了眼眶,在说出台词之余嘴唇随之颤抖,真真是让人动容。影片的内核就是信仰。男主因为小时候的一些事坚持不碰枪,他受到了大部分人的不理解,作为观众的我也在内心犯嘀咕:一味地突出主角的信仰来表现戏剧冲突会不会成为本片的败笔。

关于后半段,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我看过的最精彩的战争戏。在残忍的战争后,男主一枪不开成为了英雄,观众也和电影里的角色一样改变了对男主的看法。影片末尾更是集中展示了信仰的力量---男主身负重伤,依然要拿回自己的圣经,而战友也毫不犹豫地为他寻找;钢铁岭失守,日本军官破腹自尽。伴随着凄凉、悲壮的配乐,影片落下帷幕。我也不知是第几次把手拔开眼镜去擦拭眼角的泪花。

信仰使人睿智,信仰使人谦逊,信仰拯救灵魂,信仰高于生命!

观看血战钢锯岭观后感二

如果,人类不把欲望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尊重放在第一位,那么我想战争也不会发生,影片也只能是架空历史的题材。但是人就是人,如果本能可以控制的住欲望,大家都可以相互尊重,那么我想人类一定是进化到最顶端超脱现在的文明了。时间回到二战时期,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无非是日本侵华、日军空袭珍珠港、德军大规模屠杀犹太人还有此片中拍摄的冲绳岛战役。

冲绳岛战役,太平洋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录战役,日军被俘虏或战死的有10万人,美军也有8万人受伤或身亡。光听数字也许不太直观,没什么画面感,工人体育场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可以容纳1.5万名观众,12个工体才足够容纳这些死伤者。12个工体,我仔细想了想,心中不寒而栗。

至于二战为什么打响以及从哪打响,我想历史课本里已经交待的清清楚楚,这部电影里也没妄图在两个小时的时间把这些事交待的清清楚楚,而是讲述了一位参与了冲绳岛战役军医的故事。戴斯蒙德·道斯,幼年与兄长哈尔打闹时,抄起一块板砖打伤了哥哥的头,之后信仰力MAX,在与萝西·舒特相恋后响应号召参军,拒绝拿枪的他却坚持着自己想要服兵役的念头,他酗酒的父亲拉下老脸向上士求情他才不用在军事法庭继续自己的下半生,在钢锯岭一战中凭一己之力救死无数,包括之前对他侮辱的士兵与他意见相反的长官,还有被炸的半死不活的日本人。

他懂得信仰,而天主教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在于尊重,尊重每个人,不光是教徒,更是一个人应该做的。尊重,说起来很简单,但究竟什么是尊重?从影片中来说,尊重是救治曾经对自己拳脚相加的战友,成功帮助他们逃离战场、是救治曾经想要把自己从军营里哄走的下士、是举枪忍住冲动没有杀死从小就开始酗酒打骂母亲的混球父亲。

在孤儿院里的Smitty不解,他的世界只有强者能够生存,心中充满了怨恨,他手中倾泻着的机枪喷出的每一发子弹都是他对这个世界爆发出的不满,他认为这个世界本应该就是这样的,因为没有爱、没有信仰也没有尊重,所以他问道斯,你手中的枪为什么不射向混球父亲。

“在我心里他已经死了”道斯这么说,是的,除去信仰还有尊重,尊重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正是这种尊重让道斯的混球父亲也救了他一命,也是他父亲最后一次在荧幕前亮相。回想起道斯的父亲站在坟墓前的模样,还有从军营里消失的模样,还有打骂道斯母亲的模样,我怀疑这是不是一个人。在道斯的父亲最后一次露面时,我只注意到了他的头发、一战时的美军制服还有制服上三颗闪闪发亮的勋章。他在我心中的位置也不再是那个混球父亲,而是一个怕自己儿子下半辈子都待在军事法庭里,拉下老脸去求老队长,迈向老年的落魄中年人。

尊重,再从我糟糕的观影体验中表述,是我旁边那男的一边用微信发语音,一边用公放听对方发来的语音、坐在我后面的情侣若无旁人的打情骂俏、带着小孩子来观影的一对老夫妻根本不在意电影中的死人谈笑风生、小孩子看见了死人大喊大叫、还有坐在我前边的大哥从兜里掏出一套煎饼果子吃的正爽,末了还把油乎乎的塑料袋扔在了脚下。

有人会说我愿意,你没权利干涉我的自由。但是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你愿意的同时就是在不尊重我,不尊重影厅里的所有人,也成功的让我把这家影院从心中拉黑,这样的电影院我再也不会去了,真的不该贪那20块钱的便宜。电影最后,道斯成功的获得了众人的尊重,在战争中受伤的道斯获得了众人的救助,炮弹炸飞了他的圣经,他大声呼唤,士兵把圣经交在他手里,他把圣经捂在胸口,露出了笑容。算不上多意味深长的结局,影片的全部也不是在说尊重是靠自己争取来的,而是在讲一个得不到别人尊重甚至被人称作是疯子的人,如何赢取别人的尊重,世人也应该心存尊重。

想起了《老炮儿》里的剧情,六爷和他儿子之间的感情纠葛,中国和美利坚不一样,五千年的传统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改变的,老一辈的家长不懂得尊重,他们信奉的是传统,打是亲骂是爱、子不教父之过、棍棒底下出孝子。就连现在,我已经长大成人了,我爸喝多了叫我过去训话,他一瞪眼我还不寒而栗,想起他小时候用皮带抽我时我的惨状。

所以在要求老一辈向美利坚看齐的时候,自己也要想想老一辈在自己的成长中付出了多少,是不是18岁之后就要求你自己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了。至少我家里并没有,到了现在我还只能当个寄生虫。

影片最后,没看完道斯老爷子从容的笑我就逃一样走出了电影院,第一件事就是给我爹打个电话(我的手机在电影院里收不到信号),发现他正在满世界的找我,甚至给我所有朋友打了电话,这让我感到很难堪,和朋友抱怨了一番,回家,喝二锅头吃花生米的他一脸严肃的看着我,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大发雷霆,醉醺醺的他给我的感觉是个独守空房寂寞的中年人,我跟他笑了笑,也没提他让我多丢脸的事,连羽绒服也没脱下来就迫不及待跟他吐槽我的观影经历,于是他也换上了一副笑脸,一边听一边骂。

后来,想起了我奶奶小时候给我讲的故事,就是那个小孩站在镜子前,你对镜子笑,镜子里的人也会对你笑。大家都笑了,这个家会越来越好,这个社会越来越好,这个国家越来越好,这个星球也会越来越好。

无信仰者,硬说的话算是道教徒,看不懂信仰,只谈尊重。

观看血战钢锯岭观后感三

第一次是和刘洋一起去看,半途因我发烧退场,矫情如我,还不争气的哭了鼻子。这件糗事暂略过不表,而电影虽只看了一半,仍直觉是部好片子。于是今天与王敬博二刷,果不其然,并未失望。

情节说起来简单,改编自真实故事,题材是二战。男主和女主初相识那段让我想起Yohan,他初见我时也是一样的眼神,炽热沉迷,透出的浓烈的爱意几乎炙伤我。我想我这一生再也遇不到如他那般爱我的人了。一眼认定我,喜欢我到骨子里的人,这一生,能有一个,已经足够。

Smitty的死却是我始料未及的。或许是我脸盲,总觉得片头护送男主那几个大兵中有Smitty,便觉得他不死buff加身,结果没想到他最后说着"I am scared"就断了气。Smitty这人只是好勇斗狠,本性并不坏,就这么领了便当,我心中还是有惋惜的。

战争,谁又能说得清对错呢?电影里一句台词说道:“和平年代,黑发人送白发人;战争年代,白发人送黑发人”,细细想来,可不正是如此。冲锋陷阵时,壮汉好莱坞吓的直哭,不敢动弹,是中士把他搂进怀里掩护他;后来中士中弹,好莱坞咬咬牙,回转身护住了中士,自己也因此受了伤。哪儿有人不怕死,大家都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信念而拼命战斗。昨天还一起嬉笑聊天的战友,今日便化作冰冷的尸体。而就算今天你侥幸活了下来,明天还得继续上去送死,直到咽气那天。战时生活,就是这么绝望至极,暗无天日。突然明白了现在的和平得来有多难,先辈们付出了多少血泪,才有今天的太平盛世。

观看血战钢锯岭观后感四

昨天看了《血战钢锯岭》,直至今天,剧情及电影画面还在脑海中萦绕,忽然又有了写影评的冲动。对于战争片,我想,很难再有片子能超越《拯救大兵瑞恩》及《斯巴达300勇士》,更别提裤裆藏手榴弹、手撕鬼子的`国产抗日神剧了。然而,昨天在近两小时的热血沸腾中,梅导又挽救了战争片。

观影之前,听说场面很血腥残忍,心想,希望不要看得太恶心!海报宣传“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又想,真人真事能有多传奇?充其量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片,希望不要太平淡。出乎意料的是,全片两小时二十分,除了前面半小时讲述家庭、爱情及宗教信仰之外,后面的近两小时,让你完全处于血脉喷张的状态。满屏的血肉飞溅,断腿露肠,火枪喷鬼子,鬼哭狼嚎,但是,你已无暇顾及,因为,此刻,你已是战场上的一员。就好比以前看《速度与激情5》的时候,走出电影院,启动汽车,就有将油门一脚踩到底的冲动;这次,若身边有一支枪,或许我也会顺手操起来对着屏幕上的鬼子扫射一通。梅尔吉布森的影响力就在于,他还原了战争的真实,让你身临其境。

在电影里,主角多斯各种神奇,就象开挂一样,在枪林弹雨中救了75人而毫发无损。昨天看完电影,忍不住上网搜了一下主人公事迹,结果发现真人更传奇!也许梅导不想太神化主人公了,在剧情里隐忍地打了折。纵使这样,这个传奇人物已通过一部电影已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至于主人公如何传奇,为了不剧透,暂且不提。但是,“上帝,让我再救多一个!”这句话,还是很令人动容。

这部片估计让很多观众付出了眼泪,就连我一位当过兵、平时扮成一副硬汉样子的朋友都说看得热泪盈眶。影片中最戳中泪点的是,多斯在敌人的追赶中绑上绳子跳下悬崖,最后安全着落,当战友从后面轻拍他肩膀时,他以为是敌人,激动地往后一甩手时,战友们轻声安慰他:别怕,你安全了!那一瞬,热泪夺眶!除了感动,还有那紧绷了两小时的一口气,终于缓缓地舒了出来!

感谢片方,没有将这部片制作成3D,让我脱离了沉重眼镜之苦,也方便了拭泪;感谢广电总局,只删减了不到30秒……当然,这电影也有让我不爽的地方:今天无论看谁的脸,都会想起片中那埋在地下还骨碌碌乱转的眼睛!

最后,还是中了梅导的套路,忍不住感叹一句:和平真好!

观看血战钢锯岭观后感五

阔别导筒十年的梅尔·吉布森终于带来了新作《血战钢锯岭》。看了《勇敢的心》之后我就被这个导演震慑到,我的天,我发现,有的人就适合拍这种宏大的史诗类型的电影,《血战钢锯岭》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也许是太久太久没有看过战争片了,《血战钢锯岭》的战争场面在我看来实在是惊心动魄。

一位影评人说“电影开篇,慢镜头加上平行移动,像画卷一样为我们展开了太平洋战争期间,冲绳战场上,人间炼狱一般的场景。”我觉得这个像画卷一样的比喻很棒!这个战场上有的是导弹爆炸后的黑雾和飞溅的火花,有的是无数不长眼会咬人的炮弹,还有遍地的残缺的尸体,更有着来自地狱的死亡气息。吉布森像以往一样直接的赤裸裸的正面的近距离的表现了这个如地狱的战场。 

看到这样战场的我和那些爬上了高地第一次真正来到战场的士兵一样,心惊胆战。当士兵跨过一具又一具的尸体的时候,我想真是人间炼狱。假如是我上战场,跨越一具又一具尸体在枪林弹雨中作战,我能活下来吗?或者说我有勇气吗? 

但是梅尔.吉布森逼真的战争场面不止如此,出来爆炸还有鲜血。那些惨烈的杀戮场面更是让我不敢直视,一瞬间失去双腿的士兵还有一瞬间死亡的士兵,一瞬间尸横遍野。另外还有老鼠啃咬尸体的场景……

在这样的战场上,男主角抱着多救一个人的信念,在枪林弹雨里穿梭,总计营救了75名伤员,竟然没有受到任何的致命伤。这实在是太难以置信了但这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

接下来我想说的就是男主——Desmond T. Doss(由我很喜欢的演员安德鲁.加菲尔德扮演)。

梅尔.吉布森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已经展现了Doss的成长历程。这一部分其实已经表明了男主角的信仰形成的原因。父亲是一战的幸存者但是十分的厌恶战争。他酗酒,家暴,对孩子也不管不顾。母亲则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一个温柔的妇女。幼时Doss在和哥哥的打架的时候差点打死了哥哥,他意识自己差点就犯了上帝最为厌恶的杀戒。(这让我想到了甘地,甘地小时候偷吃了肉,告诉家人之后得到家人的谅解,从那时起甘地就体会到了宽容非暴力的力量。可见信仰可能从小就会长产生并且还会变坚定。)在父亲打母亲的时候,Doss拿枪指着父亲,却没有开枪,他说他在心里杀了父亲。也就是说开了杀戒,所以以后都不会再碰枪。之后Doss挽救了一个年轻人的生命,保护生命之后,他体会到了这种挽救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之后Doss在医院遇到了自己的挚爱,美丽的护士:Dorothy Schutte。同时Doss也打算实现自己当医生的梦想,并向Dorothy借相关的医学知识书籍,在哥哥参军后,自己也决定加入战地医疗队。Doss的未婚妻对他加入战地医疗队表示支持,她送给了他一本夹着自己相册的袖珍圣经,这本书对于他来说极为重要。是鼓舞他走下去的支柱。

当Doss进入了军营,影片又呈现了他的完整军旅生活。梅尔·吉布森,用几个场景刻画出严厉的教官,痛苦的军事训练,以及新兵宿舍里的明争暗斗。从Doss拒绝碰枪开始,剧情就转入了紧张压抑的阶段,舍友排挤他,嘲笑他,揍他。Doss可以说是饱经虐待,但在重整旗鼓的父亲,温柔的母亲,善良的未婚妻的支持下,Doss最终没有选择退出军队,而是成为了一名军医。而那一本夹有未婚妻相片的袖珍圣经,也成为了他的象征。

大也许很多人都有信仰,很多人都相信上帝。而在战争时期,人们已经顾不上谈这个了,尤其是生死关头,哪还顾得上这个,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即使不择手段。而Doss是一个怎样都不会妥协自己信仰的伟大的异类。

伤兵可能没有都被救走,毕竟情况危急,倘若伤势严重,也有可能不救了。在大部队撤退之后,这些留在战场上伤员就是死路一条 。而Doss救助发现的每一个可能救活的伤员,他说,我会带你回家。这里我看见的是对于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而不是以往那种很宏大的爱国精神,这也许也是闪光之处。难怪士兵们只有和Doss一起才愿意上战场,因为即使自己受伤了,也有人会带自己回家啊!

戴斯蒙德·道斯是第一个拒服兵役者但却获得荣誉勋章的士兵

影片最后在Doss晚年,以及当年被他救助的老兵访谈的视频中结束。因为是真实的故事,所以主角的光环也可爱起来。因为真实,所以震撼,所以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