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文案 > 励志作文 > 共享单车占为己有作文

共享单车占为己有作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W 次

同学们,你们骑过共享单车没?对把共享单车占为己这种行为怎么看?以下是共享单车占为己有作文,欢迎阅览!

共享单车占为己有作文

  共享单车占为己有作文一

2016年末,在这座城市里,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许多五彩缤纷、造型独特的共享单车。

一开始,这儿的共享单车并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共享单车的品种多了,也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于是,我拿起爸爸妈妈的手机,试骑这些单车,我觉得这样子的车又方便,又快捷,适合赶时间的人。

这些共享单车真的太多了,平均每走200米就会有一辆共享单车,平时上班离家刚好不近不远,坐公交太浪费,走过去有太累了,这时候只要一扫,一辆单车就骑走了,又不浪费,还不累,正好能运动。年轻人也很爱这个骑车出行方式,共享单车真是人见人爱啊!

但是,共享单车也有弊端,上一次,我骑小黄车去上课,2小时后,我上完课了,一出来,车没了,好尴尬啊!共享单车也很占位置,一个地铁口就有大几十辆车,甚至有一两百辆!有的人为了自己方便,就把车停在隐蔽的地方,或者上锁,让别人骑不了。

共享单车深受人们喜爱,但车是大家的,不是自己的,所以不能把这种公共的东西占为己有。

  共享单车占为己有作文二

如今在城市大热的共享单车,遭遇人为破坏的案例越来越多。近日,在广东广州市海珠区康乐涌,记者就目睹了环卫工人从涌里打捞9辆共享单车,其中有摩拜、小蓝、ofo、小鸣。这些车,跟它的其他同伴们,不知何时被人沉河。

在北京、上海等地,共享单车遭遇“人为的伤害”屡见不鲜。作为一种互联网经济,共享单车有助于建设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社会。共享单车不仅倡导了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也便利了老百姓的出行,降低了公众的出行成本。惠民、利民的共享单车,却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共享单车遭破坏”既损伤了他人的财物,也对老百姓的公共出行权益造成了损害。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共享单车能够有效地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在一些交通拥堵的大城市,共享单车让许多人享受了有品质的出行。共享单车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老百姓自然会“用脚投票”。

“共享单车遭破坏”层出不穷,生动地说明了与共享经济相适应的社会文明“慢了一拍”。少数爱占便宜的人将共享单车当成免费的公共产品,要么将其占为己有,要么对其进行竭泽而渔的使用,让其上演“公地的悲剧”。共享单车尽管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却并非纯粹的公共产品;它是“有主物”,而非“无主物”。

在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一些传统行业受到猛烈的冲击。习惯了以往的盈利模式和利益格局,面对挑战和压力,一些黑车和摩的司机难以适应,将“板子”打在共享单车上;共享单车犹如一个不受欢迎的入侵者和破坏者,成为打破某些人饭碗的“罪魁祸首”。这些自认为“被共享单车搞得没饭吃”的人们,一旦为自己找到理由哪怕是自欺欺人的借口,破坏共享单车的失范行为也就上演了。

那种认为共享单车挤占了市场份额、压缩了利益空间的'想法,说到底是一种利益固化的产物。对于商家来说,互联网经济既带来了压力和风险,也带来了发展空间和利益空间。如果商家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可避免要遭遇市场的“滑铁卢”——不是共享单车抢了饭碗,而是陈旧观念、僵化思维建构的“文化枷锁”让一些人的饭碗越来越小甚至丢了饭碗。更何况,有些人的饭碗本来就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泥巴饭碗”。

“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价值观念的错位,让一些人自我封闭、排斥竞争,将共享单车视为敌人。恶意损坏共享单车涉嫌犯罪,说到底是损人不利己的失范行为;“共享单车遭破坏”,要为轻率和糊涂付出代价。

  共享单车占为己有作文三

共享单车遭破坏?治安跟进不就得了!没那么简单:其一,破坏公共设施被抓,轻则有行政处罚,重则有刑法介入,但共享单车不是公共设施,所有权明确,没有报案就没有立案,更不可能处罚;其二,运营商可以选择报案,但共享单车价值低,要构成盗窃罪等不够标准,报案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其三,人为破坏的原因极其复杂,单车使用者不一定就是破坏者,活捉责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要做到精确打击,规制成本太大了。

如果治理层面都颇感为难,那么寄望于对单车的爱惜使用,则基本上更无可能。虽然行为最后都表现为破坏,但心理诱因可以说千奇百怪:有黑车觉得单车抢生意,也有人就是纯粹看不惯,有的人可能是图个乐,还有人就是拿它撒气。举例说,上海有个人连把三辆摩拜扔进黄浦江,当事人的理由是觉得车里有芯片,不安全;广州有扔车进珠江的例子,理由是喝酒之后图个好玩;还有人想把单车占为己有,竟然在座位上放针凡此种种,要规制更无从下手。

对此,素质论是常用总结,但素质太抽象,没有抓住实质问题。关键在哪里?共享单车的模式问题。虽然名曰共享,但它确切来说是租赁经济,特点是使用者和所有者分离。来区分几种情况:1.如果你就是车主,你很难对爱车拳打脚踢;2.假如你坐一辆专车,司机作为车主盯住你,你恐怕难起破坏之心;3.但如果你仅仅在租赁和使用一辆单车,车主完全没有在盯你,你有什么理由要特别爱惜它?可见,共享单车产权和责任分离的状态,导致了很多人对它不怀好意。

既然如此,对症下药就是了,药方就是在研发和设计上多下功夫。摩拜的例子有代表性,要把产品设计成防止所有意外情况,二维码特别设计,你就刮不花;轮胎实心,你就无法扎带;极简化设计,你一个零件都拆不下;车子极其笨重,你想拿去卖都搬不走。再说价值性,一代摩拜单车的成本到了6000元,你敢破坏这样的车子够不够立案标准,当然够!上海就有判例,某市民觉得摩拜高大上就搬回家,结果被判了三个月。

同样,共享单车还存在违规驾驶和停放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停哪就停哪,想冲红灯就冲红灯,原因太清楚不过不必为这些行为负责嘛!因此,解决违停和驾驶的问题,也需要针对性施策,大体原则是要把责任明确给租赁人。怎么明确?关键还是在平台这里,通过设计信用分规则、举报机制等,记录租赁人的信用状况,对不守规则的人给予惩戒。如此,抓住单车研发、规则设计这个主体框架,单车破坏率将有效缩减。

由上观之,单车破坏行为至少涉及三个层面:在使用层面上,多数人不够精细化;在治理层面上,具有较大规制成本;在设计层面上,给了破坏者可乘之机。因此,需要三位一体来应对乱象:在使用问题上,把责任明确给使用人,引导使用规范化;在治理问题上,对一些代表性破坏行为报案,以儆效尤;更重要的是在研发和设计上发力,把潜在问题消灭于无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