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 禅理故事 > 大连80后小伙照顾17个“爷爷”、“奶奶”

大连80后小伙照顾17个“爷爷”、“奶奶”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26K 次


“小战哪去了,怎么今天不来看奶奶了?”在甘井子区泡崖街道康盛社区的鸿运来敬老院,102岁高龄的杨仁先老人一时看不到自己的孙子就念叨个不停。每次听到“奶奶”的召唤,小战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儿,来到“奶奶”的身旁握着奶奶的手说“奶奶,孙子在这儿,孙子陪您聊天。”
其实,不是小战故意不来看“奶奶”,他需要照看十七个“爷爷”、“奶奶”,一下子看不过来。事实上,“孙子”不是“爷爷”、“奶奶”们的亲孙子。这个老人们都叫小站“孙子”是因为小战比自己的亲孙子还亲。战全福是鸿运来养老院的老板,一位80后的年轻人。一年多来,在他的照料下养老院里的十七个老人离开了家却又找到了“家”,离开了亲人却又有了“亲人”。

大连80后小伙照顾17个“爷爷”、“奶奶”

选择“另类”生活一头扎进“老人堆”

要说80后开养老院,人们都觉得这事不“靠谱”,但身为80后的战全福却把别人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战全福1980年出生,是大连水景区的一名海军复原士兵。复员后的战全福被父母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家庭条件宽裕的他被父母送到了爱尔兰留学,也正是这段留学经历让战全福产生了办养老院的念头。“其实,欧洲国家的老龄化现象比我国出现得早,而且比我国要严重的多。然而,他们的社会养老机构很多,老人们的晚年生活一点儿不犯愁。”战全福说。
留学回国后,战全福立刻就下决心一定要把国外的“先进经验”搬到国内来,开一间属于自己的养老院。有人曾笑过战全福,年纪轻轻的和老人们天天“混”在一起有啥出息。可是,小战并不这样认为,他把别人看起来“另类”的生活坚持走下去,他义无反顾的扎进了“老人堆”。不久,他的养老院在一片“质疑声”中开张了。
老人们都把他当成自己的 “亲孙子”
时光飞逝,鸿运来养老院开业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现在共有十七个老人入住在这里。
记者走进鸿运来养老院发现,这里装修虽不奢侈豪华,但是却给人以温馨祥和的感觉,这里的一切井然有序。老人们常说,“虽然这个不是‘星级’养老院,但是在这我们却享受到了‘星级’服务。”

每天天不亮,战全福就开着车到离养老院最近的泡崖市场买菜,而他的员工们也开始为老人们换洗被褥。“老人们五六十年的习惯一下子改不过来,有人爱吃咸的、有人患有糖尿病怕吃甜的,这个必须一一照顾到。”战全福细心地照顾到每一位老人。为了老人们吃上可口菜,战全福变着花样给老人们做可口饭菜,而且特殊的老人有特殊的营养餐。准备这些,就够这80后的小伙子忙一天的。

物质服务是老人们的基础,精神服务对老人的生活来说才是锦上添花。“人老了、性格也老了、有时候糊涂了,有时候特别犟,必须得由着他们来,对他们说好听的。”战全福说。几年下来,战全福可没少受这帮老人们的“气”,但是他却懂得让老人们消气,甚至转怒为喜。久而久之,战全福和老人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切,老人们都叫战全福为“孙子”,战全福也称呼他们为“爷爷”、“奶奶”。

有了十七个“爷爷”、“奶奶”比盈利更重要

战全福对老人的细心呵护,为他的敬老院加了不少感情分。老人们的亲属都觉得把老人交给他照料很放心,也有不少的人慕名想把老人送进来。然而,战全福的养老院毕竟还在初始运营阶段,到现在还是负债经营。

战连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养老院房屋租金加上水电等其他费用每年要投入将近17万元,以目前的收入来看,经营状况入不敷出。“和这些老人在一起,已经把他们当亲人,虽然入不敷出,也不能抛弃‘亲人’。”战全福告诉记者,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跪着也要走下去。

在这些老人当中,战连福最牵挂的就是102岁的杨仁先老人。老人岁数太大了,子女都因病走在了老人的前头,是老人的侄女把老人送到了敬老院,老人侄女因工作忙,很少看望老人。所以,敬老院就是杨仁先老人晚年的家,为了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战全福不惜天天陪在老人身边,他简直成了老人生活的唯一寄托和依靠,老人一时见不到他就直召唤“孙子”。在外人看来,战全福开的养老院是一个亏本的买卖,但是从情感角度讲,战全福觉得一点不亏,甚至逢人就幸福地说,“我多了17个‘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