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如何评价金庸?

如何评价金庸?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9W 次

如何评价金庸?

如何评价金庸?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个字不仅是金庸一生的写照,更是无数人的的青春回忆。

在有生之年,读者数量就能以亿为单位来计算的作家,古今中外只有一人,那就是金庸。倪匡曽说过:“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人读过金庸的书。”

01

几十年来,这“14个字”被翻拍成电视、影视剧高达90次,这些耳熟能详的小说及其影视作品,造就了多少人心目中的经典,及永远的记忆。

在每个孩子的青春岁月中,能把金庸作品看的倒背如流,那绝对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无论是纸质的原版小说,还是成就了无数影星的影视剧,似乎只要金庸的作品一出现就总有人看的入迷。

无论男女老少,似乎都可随谁聚在一起,毫无障碍地讨论金庸,赞叹郭靖黄蓉的大侠风范,感慨杨过与小龙女的凄美爱情。

如何评价金庸?

倘若中国人有十分武侠气概,其中八分,都来源于古龙和金庸。前者是放浪公子,后者是高山名士,文风如此,人亦如此。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生,浙江海宁人。其祖上是名门望族,曾在康熙年间创造过,“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的佳话。

到了近代查家仍旧是芝兰玉树之势,金庸的表哥是诗人徐志摩,表姐夫是科学家钱学森,表外甥女是作家琼瑶。

幼年时的金庸便已初现对文学的热爱,常常躲在家中角落,安静地读书。到了风华正茂的高中时期,金庸就已经颇具江湖侠士的正义感,他曾因为写文章讽刺教导主任为同学打抱不平,而被学校开除。在中央政治学校时,金庸因看不惯学生之间因为派系之争动手打架,便去找训导主任理论,而再次被开除。

年少时的金庸,满腔热血、一生争正气,就像他笔下的令狐冲:“我不愿做的事,别说是你,便是师父、师娘、五岳盟主、皇帝老子,谁也无法勉强。”

02

二十世纪中期,香港政治局面复杂,社会风气一篇混沌,为了伸张正义,金庸与昔日同窗一起创办了《明报》 ,办《明报》需要要十万块,金庸自己就出了八万。

除《明报》外,金庸所伸张的正义还体现在他当时的作品中,于是宣扬惩恶扬善、为国为民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便应时而生,包含批判思想的《鹿鼎记》 《笑傲江湖》也相继问世。

如此正义凛然的公众人物,势必会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于是有人扬言说:“要消灭五个香港人,排名第二的就是金庸。”

对此金庸说:“我虽然成为暗杀目标,生命受到威胁,内心不免害怕,但我决不屈服于无理的压力之下,以至被我书中的英雄瞧不起。”

在《射雕英雄传》中,年轻的郭靖是是青涩冲动的,年纪尚轻便学会三种绝世武功,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到了《神雕侠侣》,郭靖人到中年性格变得沉稳内敛,成为了一个心系天下,为国为民的大侠。

年少时意气风发不知天高地厚,人到中年又渐渐收敛锋芒,变得谦虚谨慎,这样的变化不仅发生的郭靖身上,亦是金庸先生一生的写照。

03

1976年,金庸在美国留学的儿子查传侠为情所困,选择轻生,时年19岁。

金庸对这个儿子十分疼爱,但在儿子生前金庸先生因为忙于事业,总是匆匆挂断儿子的电话,在儿子去世的消息传来时,金庸伤心欲绝又十分自责。

虽然斯人已逝,但金庸对于爱子的思念之情,对亲人阴阳相隔的切肤之痛,却仍然体现在作品之中。

张翠山死时,他的师父张三丰老泪纵横,望着张翠山的尸身,悲痛的说:“翠山,翠山,你拜我为师,临去时重托于我,可是我连你的独生爱子也保不住,我活到一百岁有甚么用?武当派名震天下又有甚么用?我还不如死了的好!”

这也是整部书中,张三丰唯一流泪的场景,除此之外,这位宗师再也没有失态过。看书的人当是热闹,无人知晓写书的人才是最深情。

04

81岁时,已成为一代文学泰斗,名扬四海的金庸,仍然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81岁高龄的他,选择悄然退隐,作为普通学生申请就读剑桥大学。

有学生找他签名,他说:“我现在是学生,不是名人。等我不是学生的时候,我再和你坐下一起吃饭、喝茶。”

金庸先生值得我们敬仰的,不仅是他作品中令人热血沸腾的武侠情节,也是他寓于作品中的人生真谛,更是他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张无忌与赵敏化解了门派恩怨,从此一生为她画眉;郭靖黄蓉互相扶持守卫襄阳,最终成就了盖世英雄的美名,令狐冲与任盈盈摆脱了江湖纷争,终成眷属琴箫和鸣。

所有的故事,都有美满的结局,所幸那个为我们讲故事的先生,最后的离开也是没有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