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忍得一时气,成得千秋业

忍得一时气,成得千秋业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7W 次

忍得一时气,成得千秋业

忍得一时气,成得千秋业

我国历史上刘邦与项羽在称雄争霸、建立功业上,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最终也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苏东坡在评判楚汉之争时就说,项羽之所以会败,就因为他不能忍,不愿意吃亏,白白浪费自己百战百胜的勇猛;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胜就在于他能忍,懂得吃亏,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直攻项羽弊端,最后夺取胜利。

两王平日的为人处世之不同自不待说,楚汉战争中,刘邦的实力远不如项羽。当项羽听说刘邦已先入关,是怒火冲天,决心要将刘邦的兵力消灭。当时项羽40万兵马驻扎在鸿门,刘邦10万兵马驻扎在灞上,双方只隔40里,兵力悬殊,刘邦危在旦夕。

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先是请张良陪同去见项羽的叔叔项伯,再三表白自己没有反对项羽的意思,并与之结成儿女亲家,请项伯在项羽面前说句好话。然后,第二天一清早,又带着随从,拿着礼物到鸿门去拜见项羽,低声下气地赔礼道歉,化解了项羽的怨气,缓和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表面上看,刘邦忍气吞声,项羽挣足了面子,实际上刘邦以小忍换来了自己和军队的安全,赢得了发展和壮大力量的时间。刘邦对不利条件的隐忍,对暂时失利的坚韧,反映了他对敌斗争的谋略,也体现了他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刘邦正是靠着吃一些眼前小亏的技巧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有人说刘邦是一忍得天下,相信这种智慧不是有勇无谋的人可以修炼到的本领。对于今天的现实生活,我们不一定会遇到这种敌我关系,但无论在怎样的条件下,都要记得勇气不是一味的冲锋陷阵,而应有勇有谋。

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