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妈妈的味道:再没有谁,会把那么多时光“浪费”在你身上

妈妈的味道:再没有谁,会把那么多时光“浪费”在你身上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W 次

妈妈的味道:再没有谁,会把那么多时光“浪费”在你身上


再没有谁,会把那么多时光“浪费”在你身上

文|凌小汐 (作家,文案策划。)

那一日,朋友请吃饭,在一家柴火饭庄。

饭庄在山脚下,墙上悬挂蓑衣、斗篷、锄头、耙子等各式农具,还真有几分乡情乡俗的味道。

伸脖待食之时,服务员上了几道佐菜,介绍说,这些都是“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本不以为然——韩剧里动辄听到的台词,商家们打造的亲情式噱头,如此而已。

但是,当我看到那道煨青椒时,我的口腔里,还是忍不住乡愁四起了。

算一算,我有多久没尝过妈妈的味道了?

煨青椒

那时,怀了孩子,胃口也变得挑剔,今天想吃这个,明天想吃那个,其中最是心心念念的,就有家乡的煨青椒。我从小嗜辣,辣椒几乎能生吃下去。而煨青椒,最是心头好。

在烧柴火的农家,煨青椒其实是很简单的一道菜。

从记事开始,出辣椒的季节,母亲每次忙完农活,都会摘回来一些青椒。那些青椒,细长,饱满,绿莹莹的——青壮年时期的青椒,辣劲最是纯正——上面还沾着新鲜的泥土,阳光的余温,或是雨露的清凉。

母亲回来了,我烧的饭也熟了。退了大的柴块,一灶膛木炭烧得红旺旺的。母亲将一把青椒倒入灶内,“吱——”地冒出一阵轻烟。然后,母亲用火钳将燃烧的木炭覆盖于青椒上,不一会儿,就可以夹出来了。这时候的青椒,已经被木炭烤得蔫头蔫脑,黑一块,黄一块,皱巴巴的。

虽然看相不好,却一点也不失味道。母亲把那些煨好的青椒放到凉水中洗净,沥干,倒入粗瓷碗里,然后,用木质的菜刀刀柄“笃笃”捣碎,再撒上一撮盐,最后用筷子拌几下,就可以开吃了。

就着一碗热饭,青椒的辣味盘踞于舌尖,久久不愿离散。我经常吃得额头冒汗,辣得像只红眼兔子,但是,好一个畅快淋漓!

猪血丸子

那年带女儿回家乡,在隔壁四叔家吃饭,婶婶特意给我加了菜,是一碗猪血丸子,“记得你小时候爱吃的……”热气腾腾的猪血丸子,片好盛在碗里,拌着小侄儿摘回来的新鲜蒜叶,令人感动的香气,氤氲了我一脸。

做猪血丸子,适宜在冬天,家里杀年猪的时候,接了猪血,留了猪肉,磨了豆腐,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做了。取一只木盆,依次倒入豆腐、猪血、五花肉末和盐,然后均匀搅拌成面团状,再用双手捏成馒头大小的丸子,捏的过程,以紧致圆润为佳——紧致是为了吃起来有韧劲,圆润是取团圆的寓意。

做好的丸子,摆放在大竹筛里,需要晒干,以便保存。冬天的太阳暖洋洋的,晒得久了,丸子们浑身也会冒油。那时候,就要小心被猫儿狗儿叼了去,小时候,母亲就常派我来看管。

如果没有太阳,就放在柴火上熏干,下面是木炭,热度刚刚好,熏个几晚,也差不多了。熏好的丸子,干瘦了小半,还带着竹筛子的纹路,和柴火的烟火味道,非常诱人。把它们装到蛇皮袋里,收藏到柜子中,待到风雪天气,有客人来,煮上两个,切成一厘米见厚的片,或蒸或炒,撒上辣椒蒜叶,再配点小酒小菜,就是农家的佳肴了。

又想起从前母亲做猪血丸子,她做得很慢,视力也不好,手也不够巧,做出来的丸子,远没有婶婶家的浑圆可爱——可如今,我就想尝一尝那种笨拙憨实的味道。

一如母亲的怀抱。

黑豆豉,黄豆豉

还有,很怀念黑豆豉蒸鲫鱼。黑豆豉是母亲做的,仿佛在不知不觉间,她就做好了。一大坛子,就放在我的床下。冬天的时候做好,能保存一年。记得夏天睡觉的时候,偶尔能听见坛子“咕咚”吃水的声音,很奇妙又很富足的感觉。

鲫鱼是我钓的,来自屋前的池塘。一根竹竿,一根纳鞋底的麻线,一截干高粱做浮标。没有鱼钩,就拆下书上的订书针,用牙齿咬弯,穿上蚯蚓——屋前池塘里那些小鲫鱼,又嘴馋又没心机,它们在树荫下游玩,脊背薄如小叶。而我经常在树荫下蹲一个上午,就能收获个小半桶。

我小时候本不爱吃鱼,但可能因为是自己劳动所得,难免有些骄傲和逞强,好在母亲用黑豆豉蒸出来的小鲫鱼,味道足够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