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诗词 > 爱国诗句 > 表现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

表现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3W 次

1、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杜甫

表现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

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

4、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李百药

6、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文天祥

7、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丘迟

8、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9、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10、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

11、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

12、富贵倘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于谦

13、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

1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15、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16、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9、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20、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

21、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苏曼殊

22、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適《塞下曲》

23、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简长《送僧南归》

2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2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宋·陆游

26、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7、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唐·李白《塞下曲》

2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

2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

30、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31、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32、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33、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5、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植《杂诗六首》

36、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龚自珍《漫感》

37、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之蓝关》

38、国破山河落照红。——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39、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4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41、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

4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3、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44、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45、相对向、斜阳凄怨。——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46、但愿天下,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文天祥

47、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8、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张祜《集灵台·其一》

49、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朱蕴山《赠**旧友》

50、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51、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52、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53、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烈士诗抄.熊亨瀚诗》

54、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5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56、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57、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58、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59、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6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61、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

62、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6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64、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65、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6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67、国仇未报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近代·何香凝《赠别廖仲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