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语句 > 经典的句子 > 滴滴已死,一场资本狂欢结束了

滴滴已死,一场资本狂欢结束了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5W 次

滴滴已死,一场资本狂欢结束了

滴滴已死

作者:海松(财经专栏作者,大学老师,创业者)

ta已经卸载了滴滴

滴滴的创始人程维当年在杭州打车的时候一定想不到后来滴滴的泡沫可以吹的这么大。但他或许也很难预见到这个o2o时代最后的泡沫破裂的会更快。

滴滴模式已被验证失败

作为o2o时代的典型模式,滴滴最初就是想通过建立一个规模庞大的网络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找到一个比现有的出租车行业更低的价格区间,吸引众多DS用户,从而吃掉出租车市场的巨大利润。

这个逻辑受到投资人的极力追捧,但是滴滴自己首先放弃了。

叫车难和打车贵两个痛点,滴滴看起来完美的解决了第一个。而打车贵的问题,滴滴初期通过烧钱补贴的方式阶段性的解决了。

这让广大DS用户深感兴奋,仿佛滴滴即将彻底改变备受诅咒的出租行业。

但这个算盘打错了。因为滴滴发现仅仅通过改善叫车效率根本优化不了成本结构,于是只能涨价。

我不知道作为一个信息服务平台,收取超过20%的中介费,除了政府之外,还有什么人敢这么做。

而这么做不却被认定为垄断的理由究竟在哪?

只是一个不规范的出租车公司

那么,为什么成本上优化不了?

出行成本包括车辆成本,燃油费用和司机工资等。这三个方面,滴滴毫无解决对策。

绝大多数的滴滴司机都是全职干活,说到底就是冲着补贴而来。他们本质上就是水平更差的出租车司机,但滴滴必须提供更高水平的激励。

而出租车行业的成本结构经过多年的管制,已经非常清晰了。出租车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滴滴很难再进行优化。

何况滴滴只是一个信息平台,唯一可以优化的变量就是司机收入。

但对于全职司机来说,这个议价空间很小。

更直白的说,这根本不是分享经济。

真正的分享经济就是顺风车。我本来就要出行,顺便拉你一下,钱多点少点没关系,开心就好。这个弹性才是分享经济创造价值的地方。

由于大量全职司机的存在,导致滴滴实质只是一个不规范的出租车公司。收取高昂的中介费用,但是却不能提供有效的管理。

所以政府必须要进行严格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