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语句 > 经典的句子 > 大V公众号六神磊磊,一个年赚百万80后媒体人的创业故事

大V公众号六神磊磊,一个年赚百万80后媒体人的创业故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1W 次

六神磊磊,本名王晓磊,原新华社重庆分社记者,大V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的作者和创始人,因为喜欢金庸,自2013年12月开了这个微信公众号,把社会热点绑上金庸作品来解读,目前出版有《你我皆凡人》一书,将他读金庸的部分文章收录成册。

大V公众号六神磊磊,一个年赚百万80后媒体人的创业故事

以下转载一篇记者采访六神磊磊的创业报道,一起来看这个大V的微信创业故事

采访微信公号大V六神磊磊的地方,是在重庆渝北一家静谧的咖啡厅。

这是他经常出没的场所。他常宅在这儿写稿、读书。

每日下午两点开始,咖啡厅的一个角隅,一杯茶、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他开始用文字与世界对话。屋内飘着悠扬的轻音乐,任凭迸发的灵感思绪穿梭于微隙的气息,舒倘,漫长,把天地间一切空虚盈满。他时而在键盘上敲敲打打,时而在笔记本上勾勾画画,一篇篇把社会热点绑上金庸作品解读的文章就这样流传……

咖啡厅外,这么一个靠码字为生的文人,靠一个微信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在互联网上声名鹊起,享负盛名:粉丝50万,爆款文章阅读高达100万+,一条公号的收入十余万,年收入上百万

什么时候写字能这么挣钱?

贴满了标签的80后

微信公号大V、骨灰级金庸迷、花露水、磊神、嗜书狂、网红、专栏作家……自从红了以后,六神磊磊被贴上很多标签。

但放在两年前,没做公号前,知之者甚少。

正如金庸原名叫查良镛,六神磊磊是网名,他本名叫王晓磊,江西人,标准的80后。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小时候,他开始接触关于金庸武侠世界的连环画和电视剧,但真正读金庸的原著,是初中。初中时的寒假,还记得是在英语老师家补课,他看见同学拿着一本盗版的《神雕侠侣》在看,就借过来看了。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我记得那时候有一阵看得特别勤,持续了大半年,一天到晚拿着书看。最疯狂的时候,是偷偷摸摸地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看。但很快就被我妈发现了,没有持续下去。我看金庸的武侠比较快,比如《连城诀》,一个晚上就看完了。”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知被他啃了多少遍,几个长篇的甚至读了十几次、二十几次。他也没想到,二十年后,读金庸的书竟为他的人生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2007年从北京广播学院硕士毕业后,怀着对文字的热爱毅然来到山城进入新华社重庆分社工作,成为一名时政记者。直到2016年年初从新华社辞职,他的记者生涯,足有八年。受金庸的影响,他做事带有三分侠气。

刚参加工作两月,渝湘高速公路修建受堵,而渝湘高速被称为“扶贫路”,连接的都是重庆到湖南的贫困地区。

他一个人去了,凭着满腔热情去暗访,回来写了一篇报道引起重视,加快了这条路建设的进程,感觉蛮有成就感。修高速路的同志为表示感谢,专门创作一首七律诗送给他,称其为“高速几日战果辉”。

“既然学了新闻、做了新闻,总是希望能够发出自己的能量和声音。”王晓磊说,当记者就像打仗一样,随时准备待命。“洗澡时候手机都搁在旁边,担心电话打过来,怕听到哪里有安全生产出问题了,哪里有群众事件了。最累的那段时间,有一种要死的感觉。”

每个人都是一条欲望之河,深浅不一而已,不经历一遭,定欲壑难平。

作为媒体人,王晓磊时常为工作熬夜,一年中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出差。一个大忙人,怎么想起做公众号?

2013年12月他在北京参加封闭式培训,不能回家,业余时间未免无聊,遂想要做点事情。“我这样有创意的年轻人怎能如此虚度光阴呢?”他回忆道,语气有点顽皮。

开始他想做“读新闻联播”,可新闻联播就得天天“读”了,有套牢之虞;于是改“读金庸”。相对解读时事来说,解读小说他更擅长,且题材不那么敏感。

至于为什么把自己的网名取名为“六神磊磊”,他说,来历并不复杂:“我这人特招蚊子,夏天不得不浑身涂满花露水,结果家人就用花露水牌子给我起了这个外号。”

这答案,还真有点让人忍俊不禁。